过分鼓励发表英文SCI论文,有何负面后果,又如何破解?

首先说明一下,SCI论文并不是想发就能发的,没有一定的科研积累,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发出很多SCI论文的。作为学术交流形式的一种,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不同团队的最新研究方法、思路和方向,是一件好事。

但是这里提出了一个限定语:“过分鼓励”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,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个度,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,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。我们鼓励发表SCI论文,因为这是对学术成果的肯定,但我们不“过分鼓励”。论文是科研的产物,但不等同于科研。而这里,把科研与论文直接挂钩,混淆了科研与论文的概念,是不对的。搞学术研究,要以科研为导向,而不能以论文为导向。为什么有大量学术成果的人都有很多顶级的论文呢?这与此观点相悖吗?不。作为科研成果的产物,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是肯定可以发出顶级的论文的。作为有很多科研成果的人,拥有很多顶级论文也在情理之中。可是,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所在。如果没有成果,或者成果有限,整日只想着发论文,而不考虑如何在学术上拓展新方向新领域,是肯定不行的。这不仅会带坏学术风气,也会让学术水平停滞不前,进而进一步拉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。另外,理论的成果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,而工程实践也是科研的一种,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脱离了实践的科研,也不是真正的科研。因此,在评价一个人的科研成果时,不能只看其发表了多少SCI,而是要结合这些论文背后的真正的科研成就,要看他是否做到了技术与理论创新,要看这些突破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。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,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,防止“过”或“不及”。

这里还有另一个限定词,“英文”。为什么我们的科研成果要以英文形式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、研讨会中呢?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在最初阶段我们在科研上的落后,而现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为了便于各国学者交流也只接受英文论文。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就被外国人拿走了吗?当然,我们的许多成果来自于科研实践,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不能公开的内容,这里一定要把好关的。可那些其他内容为什么就要公之于众呢?这涉及开放、共享的学术精神。不仅我们公开,国外研究人员也公开,这些是用于提高全人类科技生活的成果,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,是值得鼓励的。而真正不能公开的东西,我们也有相应的保障措施,不会轻易把秘密泄露他人的。我也期望有一天,世界人都学习汉语,汉语成为一门各国研究人员交流的语言。但在现阶段,我们仍要脚踏实地,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有发言权。这还需广大科研人员继续努力。

(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-2018学年第二学期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课程小作业,完成于2018年5月15日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