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何种情况下,科学划界问题将会变得不再重要

关于科学的划界问题讨论已久,科学和非科学之争愈发激烈,并在社会上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响。这里,先不谈论科学和非科学的定义,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:是谁要进行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?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?

关于理论与真理,这里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: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从认识的角度出发,理论的来源主要有两种,即归纳与演绎。归纳是从大量事实中提取出具有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规律,并可以运用此规律预测现象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中的各种物候现象俨然已成规律,而且不会轻易被推翻。演绎是通过正确的方法,从已有的规律中推导出新的理论。我们可以称之为假说。假说变成真理,要经过理论的证明和实践的检验。无论是规律还是假说,不管在理论上的证明多么天衣无缝,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。一旦实践中出现了“离群点”(在理论规定的条件下,且数据、工具等没有错误或故障),就要反思这些“规律”和“假说”是否科学,是否出现了旧的理论中不包含的新的“规律”?而这时也是新的理论诞生的萌芽期。

回到这个问题。谁要对科学和非科学进行划界?是权力中心还是人民群众?为什么要进行划界?这个划界是出于谁的利益?这个划分又由谁来评判?有无时效要求?划分错误的代价又是什么?通过上一段内容,我们知道,时间和实践是最客观的两个因素。如何有效地通过实践证明理论的正确性?按照宗教理论,彗星的出现代表着上帝的愤怒;按照开普勒理论,彗星是沿直线运动的天体;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,当彗星靠近其他天体时,会因引力作用偏离直线,应该是双曲线或抛物线轨迹;而当72年后哈雷慧星再次出现,前几个理论都站不住脚,却证明了哈雷的假说。那开普勒理论就是错误的吗?万有引力定律也是错误的吗?他们是“科学”还是“非科学”?当然是科学。而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?在于认识。科学发展的限制和认识的片面性使得他们不能概括出全部的情况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人类的认识逐渐丰富,也掌握了一些“离群点”,这些可以作为前人理论的补充,使这些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。另一种情况,权力中心(例中的“宗教”)也可以进行“划界”,运用其强制手段,使真理与谬误颠倒。权力中心自然不会在意错误的代价,但是这种划界是经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的。当权力中心不复存在,真理依然会闪耀在璀璨的星空中。

(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-2018学年第二学期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课程小作业,完成于2018年4月21日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